作为审查后遗症的种族歧视:中国网民的“恐非症”从何而来?

文/郭婕平

新冠疫情期间,非裔人士在广州给赶出家门,被逼露宿街头,甚至有餐厅明确禁止非裔人士进入。事件引起非洲多国少有地谴责中方,引起外交风波。

随着疫情平稳,事件也逐渐降温。然而,此事却为长久以来甜蜜的中非关系投下了浓重的阴影:无论中国外交官如何解释,数不清的视频加上中国社交网络上不断涌现的歧视言论仍在反复激起许多人的反感。

对在中国接受教育的人来说,“亚非拉兄弟”是一个亲切的词语,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就被教导中国如何靠着非洲兄弟的友谊,“被抬进”联合国,在国际社会获得一席之地 ,而中国也在倾力帮助建设非洲。这套话语延续到今日,就是习近平的“中非兄弟情”。为何浸染在这套教育中的许多人,却有着极为歧视的观点?但歧视性言论是否代表主流?

分析舆论爆发的经过,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审查不仅在于删帖,还在于怎样的言论得以保存、流传、上热搜,从而形成舆论,塑造歧视性观点。

墙内墙外的两个世界

非裔人士在广州被粗暴且歧视性对待的视频 ,在墙外的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非裔居民被赶出家门流离失所 、在大街上被警察制服,一些商店、酒店、餐厅拒绝非裔人士进入。然而国际特赦组织在中国的网络上进行搜索,发现除了少数一两个视频早期能在社交媒体上流传之外 , 其他有关的视频、证词、媒体报道在中国网络上几乎无法生存。在一些新闻里,直接说一些视频“无法过审” 。

而关于此事的热门讨论,墙内墙外亦迥然不同。正当推特上,#ChinaMustExplain (中国必须解释)成为热搜。墙内热门微博《网友爆料:广州黑人无症状感染者,每天带不同女人回家》在各大媒体及网络平台流传。而墙内最热的新闻,则莫过于《中国大使向尼日利亚“鞠躬道歉”?我使馆回应:俯身看视频被误传》。文章引用一张中国大使在尼日利亚跟尼方官员会面时,俯视看手机的照片,澄清中国大使并不是鞠躬,并强调“视频里中方防疫人员行为正当,并无不妥 ”。但这篇文章没有提到双方会面的背景:广州事件在非洲各国引起民愤,尼日利亚官员罕有地召见中方官员,公开批评中方。文章中虽然提及有 “尼公民在中国广州遭不当对待”视频,但并未说明具体视频内容,而这些视频也无法在中国网络上流传——是否真的没有不妥?一般的读者完全无法判断。

不负责任行为与肤色挂钩,互助行为却遭审查

在微博上搜索黑人、广州等关键词,搜索到的内容几乎全是关于非洲人带来的社会问题、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视频。甚至连官媒报道外交部对歧视性言论零容忍的微博下,都充满歧视性言论。

媒体亦不时把个别行为和肤色挂钩。如上文提及的热门新闻《广州黑人无症状感染者,每天带不同女人回家》,即使情况属实,报道的手法相当于欧洲媒体在报道醉酒日本游客跟当地人打架时称“黄人”打架,充满种族偏见。

其实,在疫情之前就有许多关于广州非裔族群的媒体报道和讨论。其中重点往往放在非法居留者的数量——一个最常见的说法就是广州有三十万非洲人,尽管这个说法已经被辟谣,但依然能在不少自媒体上看到。另一种点就是中非混血儿,他们所遭受的恶意,在一个中非混血选秀节目参与者的微博下得到放大。

有人觉得这是媒体的问题,然而,在严苛的审查制度下,在网上议论一下国家政策,都有可能遭遇删号、禁言,甚至“请喝茶”,这样的报道四处流传,难道这真的仅仅是媒体的责任?

这些因浸淫在有毒信息中而做出歧视言论的中国网民,不是审查唯一的受害者。审查还误导了那些只能看到这些歧视言论,而觉得中国人都是种族主义者的人。因为他们不会知道在这次事件中,有自发组织的志愿者为隔离的非裔人士提供翻译和购买物资的服务向流落街头的非裔人士发食品和口罩等。为什么?因为这些志愿者要么因为被举报而被叫停,甚至遭到警察的阻止

为了修补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让大家相信中国人并非都是种族主义者,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会见20多个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广东省政府发布通知表示坚决反对种族主义、歧视性言论和行为,并要求医疗卫生机构,住宿行业对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士要一视同仁;微博也因此处理了多个涉及歧视言论的账号。然而 ,只要网络上仍然只能看到充满歧视和偏见的新闻与评论,只能看到政府的毫无歉意,却无法看到现实存在的问题,无法看到团结、互助的行动。这样,种族歧视的音量只会与日俱增,也只会不断传到墙外,不断的伤害被我们称为“兄弟”的非洲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