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韫:香港需要更多关于跨性别议题的教育

香港新晋音乐人陈韫更爱用代词“他”来描述他的非二元跨性别身份。他25岁。他并不特别在乎情人节,也许不会庆祝今年的情人节。

你是如何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身份的?

我是在2015年的夏天意识到自己的跨性别身份的。我当时在和一名直男交往,他问我是否认为自己是一名性别酷儿。从那时起,我开始逐渐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包括与我的非二元跨性别朋友聊天。

你感觉出柜后更难寻获爱情吗?

我在出柜后的几周后跟我的前男友分手了,他是一个相当前卫的人,但我们之间仍有无法逾越的差异。他问了一些我认为非常具有攻击性的问题,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我刚开始和他交往的时候较为女性化,留长发,穿裙子。随着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我的衣着更加男孩子气了。我对自己跨性别身份的觉悟毫无疑问地改变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我感觉更难恋爱,尤其是在香港,我们见到的恋情都是很顺性别[即人们的性别表达和身份均与其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一致]和以异性恋为基准[即假定异性恋及推广异性恋才是常态]的。即使是在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社群社群内,较有能见度的往往都是顺性别的同性恋者。别人认为与我互动是一件令人迷惑的事,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辨认我的身份:我是男人还是女人?有时我会发现他们脸上迷惑的表情。当人们有这样的疑惑时,便更难亲密地了解彼此。

我现在正在和一个人交往。当我们出去时,许多人认为我们是一对男性或女性的同性恋伴侣。我们常被人盯着看,尤其是当我的衣着较男性化或没怎么化妆的时候。我很感激的是,他在被别人盯着看的时候并不在意。我们就做自己的事情,也感觉很自在。我们能够出门四处走走,无需躲避大众的目光,这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陈韫(左一)参与香港真人图书馆(Human Library Hong Kong)的分享活动

陈韫(左一)参与香港真人图书馆(Human Library Hong Kong)的分享活动

怎样才能让香港的跨性别人士活得更自如?

香港需要更多关于跨性别议题的教育。随着酷儿群体在媒体上更为人知,我们需要正面反映跨性别群体的形象。

我希望能在电视和电影里见到更多对跨性别人士的正面描述,比如人们不应取笑穿着裙装的男士,这并不好笑。很多诸如这样的小事都能使跨性别人士活得更自如。

尽管这在目前的香港还只是白日梦,我希望这是我们可以达到的长远目标。

能简单介绍一下你在香港推动跨性别人士权利的行动吗?

我在推广自己的音乐时会竭尽所能地谈论性别议题,哪怕不是具体的跨性别议题。要展开这样的对话当然并非易事,因为人们并不认为这当中存在什么问题。

在音乐界,谈论女性平等已经够难了,更不用说其他群体了。目前和我有密切合作的人相对而言更为前卫和开放,但我发现的确很难和业界其他人士讨论跨性别者的权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