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在不蔽风雨的屋檐下,两百民众面临凛冬

“我的女儿唠叨着让我搬,但我已经无处可去。” 蒙古乌兰巴托3号住宅区居民 龙戴江仓(Lundeejantsan)

乌兰巴托3号住宅区内约200名居民急需适足住房,他们当中包括一名残障人士和有幼童的家庭。楼中公寓不通暖气、没有门窗,冬季气温骤降至零下30度,政府必须立即向他们提供紧急、替代性和适当的住房。

2015年4至7月,乌兰巴托苏赫巴托(Sukhbaatar)区第十单元(科罗, khoroo)3号住宅区内至少28户居民搬离。他们中的一些接受了私人开发商所提供的、位于即将修建的新大楼中的公寓,这些居民告诉国际特赦组织,他们被要求拆掉屋内的门窗以示搬离决心。那栋楼后来遭到进一步的破坏,如今已不适宜居住。

新大楼的修建至今毫无进度,居民所获得的仅仅是12个月的租房补助。开发商并未提供大楼修建的时间表,居民的前路不明,只能搬回不适宜居住的3号住宅区,自己花钱寻找新的住所,或无了期的与亲戚同住。

3号住宅区外景
3号住宅区外景

一些没有接受开发商提议的住户因无法忍受3号住宅区的居住条件而搬离,但有五户居民在2015年末至16年初的冬天依然住在那里,当中包括一名需要坐轮椅的残疾人和一户有幼童的家庭。从2016年4月起,又有五户居民因别处房租太高而被迫搬了回去。

经过居民和国际特赦组织的争取后,2016年6月24日,前乌兰巴托市市长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为这仅余的十户居民提供替代性住房。但6月29日的地方选举以及随即而来的政府改组,却令这一命令的执行前途未卜。

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重建,当中大部分重建工程由私营部门主导。在对这些重建工作缺乏适当政府规管的情况下,国际特赦组织担心,在其他重建区域内,居民的适足住房权可能也面临着和3号住宅区住户一样的风险。

根据国际人权法,人人享有适足住房权,国家有义务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促进适足住房权。国际特赦组织敦促蒙古当局向乌兰巴托苏赫巴托区第十单元3号住宅区的所有居民提供紧急、替代性和适当的住房,并确保居民接收临时性替代住房不会令他们丧失对于3号住宅区中公寓的权利,当局还应确保开发所致的迁离行动不会使任何人无家可归,或是容易受到其他人权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