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特赦组织香港海外分会开始运作

在2021年为因应香港人权镇压而关闭其在香港的办公室后,国际特赦组织( Amnesty International )现宣布成立一个新的香港海外分会。

新成立的「国际特赦组织香港海外分会」(Amnesty International Hong Kong Overseas),将由离散的港人行动者,在澳洲、加拿大、台湾、英国和美国等香港人社群主要聚集的国际枢纽展开工作。

国际特赦组织香港海外分会新任执行总干事陆志民表示:「国际特赦组织香港海外分会的成立揭开了全新一页——我们将加强对香港人权的承诺,并支持在世界各地背井离乡的香港人。」

「香港公民社会的崩坏,对这座城市来说是一场悲剧——包括超过100个非牟利组织及传媒机构被迫关闭或撤离。但自三年前国际特赦组织香港分会关闭以来,我们致力于香港人权的精神不减反增。现在,透过建立一个由离散港人推动的新支持团体,我们已准备好投放更多资源,全力以赴。」

香港的人危机

自从2019年爆发民主运动以来,已有一万多港人因参与抗争相关活动被捕,其中许多人当时仍是学生。《国安法》生效以来,已有300人被冠以「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拘捕。

包括律师邹幸彤和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在内的著名社运人士,都因和平倡议运动而面临长期监禁。两人都被国际特赦组织认定为「良心犯」。

香港当局将殖民时代的「煽动罪」当作武器,并推出了新的镇压性法案,制造了一系列法律工具反对各种形式的异见,甚至通过悬红和撤销护照来针对打压海外批评人士。

香港海外分会理事会成员邵岚是19名被警方悬红通缉的香港社运人士之一。她表示:「威胁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那些悬红提醒了我们,即使是已经离开香港的人也会被剥夺自由。为了真正摆脱压迫,我们必须在境外继续为人权而战。我们将代表香港和世界各地的香港人继续战斗。」

国际特赦组织第一个「流亡分会」

在成千上万香港人为了寻求安全和自由而离港后,国际特赦组织成立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完全在境外成立和运作的「流亡分会」——国际特赦组织香港海外分会。

「身在海外,我们的安全获得一定程度的保障,这使我们能够更自由地发言并从事倡议工作。因此我们有责任做更多的事情来支持那些留在香港的人,并继续承传他们的努力成果。」香港海外分会理事会成员兼前香港立法会议员张超雄说。

由于香港民间社会和言论自由的空间急遽收窄,越来越多关注香港问题的民间社会组织在香港境外运作,国际特赦组织香港海外分会也成为了其中之一。

国际特赦组织香港海外分会已在瑞士正式注册成立,其将专注于在香港和海外倡议香港人权,扩大香港人的声音,并在世界各地支持强韧的港人离散社群。

国际特赦组织秘书长艾格尼丝·卡拉马德( Agnès Callamard )表示:「国际特赦组织香港海外分会办公室的成立,展现了我们的韧性和永不沉默的决心,以及我们无论面临何种挑战都致力于捍卫人权的承诺。 这个新分会及其背后的模式,将在我们抵抗香港及其他地区的威权威胁中发挥关键作用。」

背景信息

国际特赦组织于香港当地的分会办公室于2021年10月31日停止运作,同时国际特赦组织国际秘书处旗下的区域办公室则将其业务转移到在亚太地区和欧洲的其他办公室。

国际特赦组织对「良心犯」的定义为:任何仅因其信念、认同或其他身份而被监禁的人,且他们在导致其被监禁的情况下没有使用暴力或鼓吹暴力或仇恨。